“高利贷”争议待解,海尔消金玩“阴”的 分别为208.75%、199.34%、194.01%
10月12日,高利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发布了关于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争议批复。批复显示,待解公司注册资本金由15亿元增至20.9亿元,消金股权结构方面,玩阴海尔消费金融第一大股东仍为海尔集团,高利贷持股比例30%。争议
面临较为紧迫的待解资本补充压力
不过,在增资的消金背后,海尔消金的玩阴多项抗风险指标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历年年报显示,高利贷海尔消金的争议资本充足率连年下滑。2021年至2023年,待解海尔消金的消金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72%、10.51%和9.69%,玩阴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76%、11.58%和10.75%。
同时,海尔消金的拨备覆盖率也在下滑,分别为208.75%、199.34%、194.01%。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却在增长,三年间,海尔消金的不良贷款率由2021年末的2.06%升高至2023年末的2.34%,不良贷款余额由2021年末3.02亿元升至2023年末的5.97亿元。这一系列数据无疑给海尔消费金融的风险抵御能力敲响了警钟。
今年8月,中诚信国际在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信用评级报告提到,“海尔消金近年来业务规模快速增长,面临较为紧迫的资本补充压力”。同时,评级报告还提到,海尔消金在逾期贷款方面采用诉调一体、多元化贷款的催收方式,催收效率较高。
“催收效率较高”的成绩从何而来?
然而,这个“催收效率较高”的成绩,是拿口碑换的。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2024年10月16日,海尔消费金融的累计投诉量高达13004条,绝大多数的投诉内容指向了暴力催收。编号为17375930612的投诉显示,“海尔消费金融暴力催收,在本人未失联情况下从早上七点打电话骚扰恐吓家人,平均每天20个电话。”
9月27日,有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称遭到海尔消费涉嫌变相收取高利贷。编号为17376227746的投诉显示,“本人于2024年1月18号通过桔多多平台申请两笔借款,放款方是海尔消费金融,总计15400元。结清后发现每次账单里有高额的担保费及服务费用,结合利息捆绑一起已经超过国家明间借贷24%,期间有多次联系海尔消费金融跟桔多多,均表示只能退1100而担保费用高达4500元,这不是联合起来放高利贷么?”
事实上,该用户的投诉并不是空穴来风,海尔消金近期仍在处理与“高息贷款”相关的法律纠纷。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10月1日发布的案号为(2024)川1621民初192号的民事判决书显示,原告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甲方)与邹某(乙方)签订《个人借款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借款5万元,贷款期限24期,年利率21.57%,为贷款初始利率,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还款日为自借款发放之日的次月起每月28日;逾期贷款按初始利率上浮50%计收罚息,直至清偿逾期本息为止。
约定利率虽并未超过24%,但附加了逾期罚息、违约金等其他费用,利率早已远超法律标准。据判决结果显示,“根据借款合同约定,其初始利率、逾期罚息利率及相应违约金叠加计算标准过高,原告公司自愿调减利率计算标准。”
显然,海尔消金也知道违约金叠加之后,利率远超监管红线,不能摆在台面上。事实上,海尔消金向借款人提供借款时叠加收取的年利率过高,提起诉讼后要求借款人按年利率24%计算利息直至清偿的案件不止一例,而此前的类似起诉就未能得到法院支持。
此前,据中国裁判文书网7月2日发布的案号为(2023)赣0983民初7601号的民事判决书显示,2022年,海尔消金与熊某签订了个人借款合同,向合同指定人熊某发放了贷款19980元,借款期限为18期,每期借款手续费费率为1%。截至合同到期日,被告合计归还本金4440元、借款手续费799.2元。尚欠原告贷款本金15540元,及借款手续费2797.2元,本息合计18337.2元。
海尔消金在催收无果后,上诉要求熊某偿还本息18337.2元,以及借款利息、罚息、滞纳金按年利率24%计算直至借款清偿之日止。但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认为,“关于罚息和滞纳金,由于本案已计算借款手续费即利息,若重复计算罚息和滞纳金,于被告而言有违公平原则,故本院对原告主张的罚息和滞纳金不予支持。”驳回了海尔消金的这一诉求。
显然,在一次次起诉中,海尔消金已经学会了在监管红线下“擦边”,将高息问题“藏在水下”。
这样来看,增资只是“治标”之策。要真正实现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海尔消金还应当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上多下功夫。
责任编辑:韩静
【“高利贷”争议待解,海尔消金玩“阴”的 分别为208.75%、199.34%、194.01%】相关文章:
- 1滁州4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_
- 2招商丰盛混合基金发行
- 3第八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暨首届全球衍生品实盘交易大赛整体方案
- 4恒立实业拖欠员工巨额社保费 8549万贸易大单存疑
- 5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
- 62014年3月19日基金公告速递
- 7“点赞营销”充斥微信朋友圈 催生卖“赞”2毛一个
- 82013年中国二手奢侈品店达823家 年正增幅37.8%
- 9为受灾群众送去“冬日暖阳” 全国各级个私协会为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超2亿元
- 10两大因素促RQFII
- 11金融专家: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12货基实现电话赎回功能
- 13全国先进工作者王帅 :躬耕杏坛三十载 甘做教育燃灯者
- 14摄影师用高速相机捕捉“水滴中的卡通人物”
- 15全球铜生产商计划扩大产量 或致铜价继续下跌
- 16摄影师用高速相机捕捉“水滴中的卡通人物”
- 17价格不菲!销量惊人!央视曝光:都是假的!很多人每天吃!
- 18恒立实业拖欠员工巨额社保费 8549万贸易大单存疑
- 13.5%时代或将结束!这类产品火了 释放什么信号?
- 23月份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 增持金额达71.4亿
- 3债券承销商们的烦恼:融资成本高
- 4热卷期货或存买近抛远机会
- 5创指高开高走收涨1.44% 通信设备板块领涨
- 6中国期货市场出现五大“僵尸品种”
- 7上海保监局提示消费者切勿轻信高额收益
- 8国债期货面临月末资金压力
- 9全市校园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10先过于谨慎后过于乐观 基金骑虎难下1500点创业板
- 11保定上市公司怪象:置地成瘾
- 12债券承销商们的烦恼:融资成本高
- 13铁路宁波站部分高铁,临时停运!
- 14恒立实业拖欠员工巨额社保费 8549万贸易大单存疑
- 15黄金屋定价内幕:谁在玩伦敦下午盘游戏
- 16快讯:大盘反弹沪指重回2000点 权重集体拉升
- 17经营贷利率跌破3% 银行“卷起来了”
- 18ZARAH&M等屡上黑榜:设计时就未考虑高质量面料